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资讯详情

云南师范大学2025年博士后招收启事

作者:yxcxrc 2025-01-15 09:17:07 48 来源: 互联网

云南师范大学2025年博士后招收启事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奋力推进西部领先、辐射南亚东南亚的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促进学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建设与发展,吸引和凝聚优秀人才,根据学科建设和科研需要,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热忱欢迎有志于谋求发展、共创事业的优秀博士加盟云师!


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云南师范大学设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包括农业工程、地理学、教育学、光学工程、中国史、生物学。

(一)“农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级)

2009年,云南师范大学获准并建立了“农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人社部发〔2009〕107号),形成了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农业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农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云南省科技厅第一批国际合作示范基地,与英国剑桥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赫尔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开展了大量科研合作。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支持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流动站学科成员知识结构和年龄层次合理,学科教学研究平台先进,流动站科研条件良好、科研经费充足,站内设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检测中心、西南地区可再生能源研究与开发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重点重大科研平台,有利于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级)

2014年,云南师范大学获准并建立了“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人社部发〔2014〕107号),形成了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地理学人才培养体系,成为了西南地区重要的地理学人才培养基地。“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师资力量雄厚,凝聚了一批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专家,以省部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为领军人物,中青年教授、副教授为骨干,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诚团结、锐意进取的师资队伍。流动站科研条件良好、科研经费充足,可以利用省部级重点重大科研平台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省级)

2018年,云南师范大学获准并建立了“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省人社通〔2018〕167号)。在高质量学科支撑下,“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教育学一级学科内方向设置结构合理,各方向都具有较鲜明的特色与优势,同时具有较强的内在关联性与互动性,形成了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边疆民族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等优势研究方向,致力于解决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问题,已逐渐形成重视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关注民族教育发展现实,突出智慧教育服务教学实践的学科特色。

(四)“光学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省级)

2018年,云南师范大学获准并建立了“光学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省人社通〔2018〕167号)。学校光学工程学科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颜色科学与技术、生物光谱学研究,90年代初期开展了光功能材料方面的研究。在云南省重点学科、博士点建设学科“光学工程”和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以及学校引进人才经费的支持下,近五年,实验室增加科研仪器设备近2200万元,实验室面积达1600平方米。“九五”期间该学科被列为云南省重点建设学科,“十二五”期间被列为云南省博士点建设学科,“十三五”期间成为云南省“双一流”高峰建设学科。“光学工程”以云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云南省光电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可再生能源材料先进技术与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等为依托,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形成了“颜色与图像信息处理技术”“新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先进光谱技术与应用”“太阳能技术及利用”四个相对稳定、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对云南省光电信息、太阳能、生物及农业技术与产业发展、社会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五)“中国史”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省级)

云南师范大学“中国史”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2019年获批设立(省人社通〔2019〕185号),始终坚持“强基础、显特色”的发展目标,聚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专门史、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等4个主干方向,形成历代边疆研究、西南联大研究2个优势特色方向,已连续招收培养7名博士后研究人员。该站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拥有国家级人才2人,省级人才10余人,其中有博士后合作导师9人。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奖、发表权威期刊学术论文等方面均有新的突破。本学科已入选云南省一流基础学科建设计划。拥有云南省社科联、云南省教育厅、云南师范大学等三类创新团队。设有中国西南边疆经略与治理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云南研究院、中国边疆学研究所、西南联大史料编纂研究中心、滇西抗战史研究所等学科平台。学科主动对接国家和云南战略需求,在助力优化国家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西南边疆社会发展等方面,产生系列社会服务案例和咨询报告。

(六)“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省级)

云南师范大学“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2022年获批设立,聚焦云南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及云南省经济建设和绿色发展需求,立足西南,辐射南亚东南亚。拥有一批包括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江学者青年学者、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云岭学者、省技术领军人才等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站内设有“云南省马铃薯科学研究创新团队”“云南省生物质能与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马铃薯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平台,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完善的教学科研场所,充足的科研经费,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具有广泛的科研合作。在特殊生境酶资源开发、重要农作物对逆境胁迫响应与马铃薯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微营养素和肿瘤发生发展机制以及西南地区动植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等领域取得多项重要成果。近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分中心项目、国家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等一批国家级及省级重点项目,在Nature Genetics、Nature Plants、Nature Communications、Plant Cell、Molecular Plant等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了一批高水平学术论文,多项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应用,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招收计划

博士后招收计划详见附件1。


三、招收博士后的基本条件

(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治立场坚定,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宪法和法律,爱岗敬业,品行端正。

(二)在海内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获得博士学位者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三)具有从事所申请专业的研究经历。具有良好的研究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和学风,热爱科学研究,能够胜任学术和科研竞争,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在近期内可脱产入站。

(四)在职身份人员须脱产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四、岗位待遇

(一)全职和师资博士后实行年薪制,全职博士后税前23万元/年(含科研经费),师资博士后税前26-30万元/年(含科研经费),其他待遇按云南师范大学博士后管理相关规定考核执行。学校为在职博士后提供科研经费10万元。

(二)可依托学校申报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和特别资助、云南省“彩云博士后计划”等。

(三)博士后在站期间,属我校非编正式职工,根据规定可将户口、人事及组织关系迁入我校,并办理任职、工资、医疗、网络服务及图书资源等手续。博士后人员可申请租住青教公寓,参加所在院系的各项政治、业务活动。学校和所在单位在办公条件、子女入园入学、后勤保障等方面予以支持和协助。


五、招收程序及申请材料

(一)申请人根据附件1中的联系方式与站点所在单位取得联系,递交个人简历及进站申请。

(二)申请人向流动站提交以下材料:

1.《博士后进站申请表》;

2.《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学术部门考核意见表》

3.《云南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政审表》;

4.《专家推荐信》(2封)(正高级专家);

5.身份证、护照(外籍人员)、港澳台人员身份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6.博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复印件。申请进站时,未能提交博士学位证书的,可由学校或学位主管部门出具同意授予博士学位证明办理进站,进站6个月内须将博士学位证书交设站单位核验;国(境)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申请人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位认证书(外籍人员可提供中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学位认证);

7.近半年体检报告(县级以上医院);

8.定向、委培博士毕业生和在职人员申请进站的,提交其人事关系所属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同意脱产做博士后的证明,对已与原单位解除人事关系的申请者,还需提交其原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同意解除其人事关系的证明。

9.无人事(劳动)关系人员(含辞职人员)需提供原单位人事部门解除人事(劳动)关系证明或《辞职证明》,国家公务员辞去公职须提供《公务员辞去公职批准通知书》,上述材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原则出具;

10.个人简历及表明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成果证明材料(如:科研项目、奖励证书、专利证书、学术论文等)。

(三)流动站组织合作导师、相关专家对申请人材料进行审查并进行面试,全面考察申请人的政治表现、思想品德及学术、专业水平等状况,并确定博士后研究计划,提出是否招收的意见,报学校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审核。

(四)学校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审核申请人材料并报学校审批。学校审批通过后,国家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申请人须登陆中国博士后网站(www.chinapostdoctor.org.cn)网上交互办公系统申报,报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审批;省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申请人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批。审批通过后,申请者到学校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办理进站手续,并签订工作协议书。


六、联系方式及咨询电话

(一)云南师范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联系人:梁老师 张老师

电话:0871-65941539

(二)递交申报材料联系方式请见各站点联系方式(附件1)

重要补充:请各位应聘人员将申请材料发送给各站点联系人,邮件标题请注明“博士后应聘”。


附件【附件1 :云南师范大学2025年博士后招收计划.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