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崛起时代,拒绝同质化的人!
个体崛起时代,拒绝同质化的人!
同质化人的“被淘汰潮”
在新冠疫情的大冲击之下,失业潮不仅仅当前经济波动的直观反映,更是长期以来的技术变革、经济结构转型、社会组织模式转换等过程中积累问题的爆发,在这一失业潮背后,更大的问题是社会对同质化的人的淘汰。
人的同质化是多重因素导致的。一方面是社会的同质化,即在一个同质化的时代,个体的思维观念、文化传统都在大众传播的统治范围内,群体的时代中,在乌合之众的包围下个体思考的独立性很难显现。另一方面是组织与个体的矛盾。组织的集体性与个体的独立性往往很难兼容,而个体作为依赖于组织的一员也不得不做出妥协――降低作为个体的人的差异化,甚至是千人一面。
但是,同质化作为传统社会经济运行下的结果已无法适应当前这样一个技术升级、组织转型的时代。其中,最大的威胁是机器。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进步的未来,机器人不仅可代替单一、重复性的工作,也将替代更加精细化、更加智能化的工作。实际上,从长远来看,没有任何一个岗位上的人是绝对不可替代的的。正如《人类简史》、《今日简史》和《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指出未来的技术将加剧人类的两极分化,少部分人会成为智神,而其他大部分人则沦为无用阶层,那一部分同质化的人将会沦为无用阶层。
个体崛起的时代:舞台交给个人
传统的工业时代,大规模生产使得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落实到组织[1],但在信息化时代的生产追求的不是大批量可复制,而更多是小而美、个性化,作为个体的庇护所和集体安全感源地的组织存在本身也将模糊化。所谓的”组织下沉“也意味着人与组织的关系由嵌套变为交融,个体游离于甚至脱离组织,舞台交给个人。
在组织褪去存在感的同时,大量个体被解放,个体的力量崛起,个人的价值重新被重视。个性化的人(如主播、网红)虽然无法做大绝对的不可替代,但相对的不可替代性必然比同质化的群体要高,除了可以撬动巨额财富的少数头部个体之外,在长尾线上的个体同样可以发挥作用。借助于网络点对点连接的交互效应,需求被精确匹配,能够有效发挥不同个体的特性:例如互联网下的零工经济催生出了多种灵活化、可自由选择的工作形态,个体拥有的资源、才能可以被充分利用。借助互联网平台,社会经济的基本单元不再只是组织,个体更慢慢崛起成为互联网平台的中心,成为独立的经济单位。
拒绝同质化的人才发展观
在个体崛起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机会会给到个体,原本的与组织紧密捆绑的公司雇员身份也将松开。从组织中可有可无的“一块砖”转变为具有主体地位的组织合作者身份,依赖的是个人能力的积累和品牌的打造[5]。
在个体崛起的时代,对人的运营管理也如同对待一个企业,整合资源与打造品牌是发掘个体价值的关键。个体品牌打造的前提是本身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除此之外,具备影响力,能够吸引社会关注度,且懂得转化影响力,将自身作为链接资源的中心,通过多方位的合作,并创造价值。
在个体崛起时代,未来社会对同质化人的淘汰将加速,也会带来更加松散的雇佣关系,对于面临同质化倾向的人来说,职业的不确定性成了新常态。必须拒绝同质化的职业发展观,从认识自我、解放自我出发,提高主动性、独立性,作出个人的职业选择:
第一,以自我为中心,关注自己真正感兴趣、有热情从事的事业才是正确的职业选择第一步。需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才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也只有热爱和兴趣,才会有持之以恒的可能,才有机会超越别人。
第二,观察社会,了解自己可以为谁创造价值。这是所要选择职业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由此所确定的职业的社会定位也预示着未来的现实可行性。
第三,探索未来。自身存在的价值只可能存在于未来,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找到领域中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路径,有了需求才能发现自己将做出的改变。
最后,抛弃“打工者”的思维,为自我而工作,作自己职业生涯的主人,以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求新求变、突破自我,避免同质化的危险。
本文来自中国人力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