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资讯详情

给老人温暖 给自己岗位 家庭养老服务业就业潜力巨大 

作者:未知 2012-06-18 09:48:56 113 来源: 互联网
给老人温暖 给自己岗位
家庭养老服务业就业潜力巨大 
[导读]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民政部的数据,中国老年人口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201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78亿人,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3.6%。我国已经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子女外出上学、就业等原因,造成 “空巢老人”现象突出。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人,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家庭照料功能弱化,老年人照料问题日益突出。受传统观念影响,去养老院并不是很多老人的优先选择。如何在家养老,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相关人士,对居家养老问题进行了分析。
  初夏的黄昏,落日的余晖将树影拖得很长。

  在北京市某小区的树荫下,几位白发老人有的坐在条椅上,有的坐在轮椅上,围在一起,聊着家长里短。老人们的身边一般都有一名中年妇女跟着,她们也在相互交流着护理问题。

  天水来的王丽华说: “现在看护老人的家庭服务员特别抢手,求职者基本没有等待期。”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夕阳晚景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居民区,家庭养老服务犹如冉冉升起的太阳,大量的就业岗位有待开发。

  居家养老 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

  2011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78亿人,占总人口的13.3%。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预测,“十二五”时期将出现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人增至2.21亿人,老年人口比重由13.3%增到16%。

  《2010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0年底,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0%。预计到2015年,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

  人口老龄化的快速进展,将使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需求大量增加。

  老龄化社会来了,如何养老的问题接踵而至。

  从各地退管服务的经验来看,传统的家庭养老难以为继,更多的老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中国敬老院网市场总监刘娟在接受采访时说,单纯的家庭养老或单纯的社会养老在现阶段都遇到了挑战。如今,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机构养老为补充的适度普惠性养老服务体系,将成为中国养老方式的合理取向。

  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综合利用了各种养老资源,又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它催生了养老服务业的成长。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今年发布的 《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新兴服务业发展战略》指出,家庭与养老服务产业将成为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服务业。

  在这个新兴的服务业中,王丽华轻而易举找到了工作。

  就业总体压力大 家庭服务从业者寡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状况长期存在。我国农村人口比重仍然很高,农业富余劳动力规模仍在1.2亿人左右,而且劳动年龄人口每年增长1000万左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十分艰巨,并将在 “十二五”期间达到峰值。

  解决就业压力需要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而家庭服务业正属于这样的产业。

  据测算,按我国城镇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及平均11%--12%的家庭有服务需求的比例推算,未来10年内,家庭服务业年营业额近1600亿元,可以提供900万--1200万个就业岗位,养老服务业岗位开发潜力巨大,将大量地吸纳就业尤其是农民工就业。

  但是,以往的经验表明,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者中,就业仍然以第二产业为主。据统计,农村外出劳动力中从事制造业的占39.1%,建筑业的占17.3%,社会服务业的占11.8%。包括家庭服务业在内的服务业从业人数甚少。

  沐浴在夕阳中的耄耋老人李玉屏告诉记者:“保姆难找啊,人家经常干两个月就走了,再去家政公司招人,经常要排队。为了找保姆照顾我,孩子们很着急啊。”

  一方面是找不到工作急,另一方面是找不到护理人员更急。结构性就业难题之下,想找高素质的从业人员更是难上加难。

  据有关人士分析,这种状况的出现可能与社会成见有关,也与行业发展过于简单化有关。

  养老服务业发展缓慢,难以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据权威部门统计,全国超过六成的家庭服务企业集中在家政服务领域,养老服务仍然缺乏,从事社区照料服务、病患陪护服务等专业化家庭服务企业的数量较少,基本未形成规模。

  如何发展好养老服务业,让开发出的岗位有人愿意来从业,实现就业与发展产业的双丰收摆在了公众面前。

  发展养老服务业 实现岗位与服务的对接

  对于当前的养老服务业来说,还有很多问题。

  刘娟说,养老服务业的从业人员素质低,而且流动太大;

  李玉萍老人说,找个熟练的人还真难;

  王丽华说,干这行,人家总是看不起。

  记者了解到,在养老服务业发达的法国,为改变公众对社会福利行业低端工种等成见,法国政府正在使该行业的技能培训与大学教育接轨,该培训学历可获得大学的承认,完成该行业培训的人员也可转入大学进一步深造。而养老服务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还包括陪伴老人、保洁、导医、购物、生活指导、日托等。在整个养老服务产业链上,纵向的工作岗位均能提供,不仅有高端的现代企业管理人员、中端的专业护理人员,也有低端的护工、家政服务人员等,不同教育背景的人员均能在这个行业实现就业。

  如此看来,要将就业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不仅需要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

  面对老龄化的到来,我国政府已经做了很多事情。对家庭服务业的重视,已经上升到国家高度。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就家庭服务业下发了 《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 《意见》明确实施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和病患陪护员等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定向培训工程,对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和病患陪护服务等机构招聘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的,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定向培训工程的投入,落实好国家有关加强职业院校的教材开发、师资培训、实训基地等基础能力建设的政策。

  保姆问题上升为国家 “问题”,养老服务业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机遇期。

  据人社部有关人士透露,将发展家庭服务业作为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引导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重点,并纳入中央和地方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资金扶持范围。

  家庭服务业联席会议办公室也透露,将争取尽早启动实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积极发展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多层次养老服务;鼓励发展残疾人居家服务,探索规范和发展病患陪护服务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社区照料服务和病患陪护服务等业态的家庭服务机构数量和规模还需要大规模的增长。家政服务业的未来,与从业人员的素质息息相关,因此,需要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一方面,可以使从业人员的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为应对老龄化打下基础;一方面,素质的提升也能帮助从业人员实现素质就业。